博士后讨论班会议纪要20161023
会议主题:《高校英语空间教学大数据》主题研讨
会议时间:2016/10/23 下午13:00-15:30
会议地点:嘉杰8楼会议室
与会人员:王键、段怡、谢泉峰、彭婧、胡立、向晓、杨帅、张亮、曾丽婷
会议内容:
一、课题背景介绍
王键:什么是教育信息化?
教育信息化现在已进入到深度应用阶段,关注教学模式的更新
关键词:大数据分析
大数据如何成为每位老师手中的利器,值得我们探讨
目前只是管理机构的关注点,没有用于教学
教育部成立项目:教学研究
大数据进入到教学领域应以何种方式出现及应用?
二、主题汇报
曾丽婷秘书介绍到场专家
胡立博士后做课题汇报
三、专家点评
1. 彭婧博士后:
问题的提出—行动研究—大数据—空间
大数据:要达到1PT
4V: Volume\Variety\Velocity –Value
因子分析:因果分析
大数据不解决因果问题,解决相关关系,如超市啤酒与纸尿裤销售量同比上涨,非因果关系,而是相关关系
大数据指的是所有数据,一个都不丢下,用于分析人的隐蔽行为;
理论依据:生态学?
问题的提出:第一句表达与主题无关,应该是大数据使用的深度和范围引起了关注;教育技术与教学改革的磨合期不是我们研究的内容,
2.王键老师
教育信息化初衷:解决教学的模式问题
七个环节:教学组织、设计、实施、活动、评价、记录、分析
目标点:如何让老师在教学设计上有大数据思维的设计方式
大数据是相关关系分析
难点:观测点的设计,设计观测点时可以看到很多小数据,
教师对大数据关注较少,一般是管理部门,
我们的目标是帮助老师建立自己的数据分析,
问题的提出不明确
高职英语教学要解决的根本问题?
提高口头交流能力。包括很多场景,
文字表达能力。
通过大数据思维方式来解决以上两个能力是我们研究的目标
如果没有信息化能否实现这两个能力?
使用空间的优势是什么?
空间学习有记录、痕迹
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、生生交流增多
老师布置任务、项目比过去方便,不受地点的限制,可提高效率,
空间可以创造学习环境,让学生练习听说,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评测学生的学习;
研究每位老师的行为
行为方式分析
将一些英语学习软件中的学习数据导入到空间中,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小数据,空间可以得到较大的数据
3.谢泉峰博士:
问题的提出:没有看到问题
界定:根据问题中的关键词来做界定
研究现状述评:…不够:界定不准确,相关文献应该有许多,不够应该是具体某个方面的研究不够;
理论依据:应该是立论的依据
研究目标:证实研究假设是正确的
P4:“学生与教师教学活动的准确记录?”如何知道记录是否准确?
参考购物网站,根据消费者消费喜好及搜索记录推荐可能会购买的商品
大数据可以实现智慧教学:
分析学生学习的兴趣点,什么可以影响学生的兴趣?
分析对什么有兴趣?如某个具体方面
大数据可以提供学习工具参考,如APP的设计,老师的测评,
分析喜欢喝哪些人一起学, 学习效果最好?如百词斩中可看到现在哪些人同时和你一起背单词;大数据可进行推送
学习过程中学到了什么程度,数据可以分析得出学习者的学习状况,提示是否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;判断学习程度、掌握学习进度、提示学习时间,实现智能化学习;
分析学习者达到某学习程度或可以做什么?如A级可进行酒店服务、B可以达到与外国人日常交流;c可以达到与外国人进行学术交流;
4.龚娟老师:
平台也应该分析教师使用的习惯、喜好,从而进行完善
教师可以通过数据分析来确定教学重、难点
明确数据对象进行分析:
横向研究?纵向研究?
课题研究与英语结合不够紧密,没有研究英语的语言特点
5.杨帅老师:
根据学生的兴趣点,如男女关注的不同来提供学习资源、创设学习内容;
评价:大大数据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、是否进步、兴趣点
张 亮 记录
曾丽婷 整理